为响应盐都区基层医疗单位提升儿童眼保健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我院紧扣国家卫生健康委《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和《“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文件要求,积极落实妇幼专科联盟赋能基层工作部署,精心策划并启动盐都区儿童眼保健人员专项轮训项目。此次轮训为期4个月,将分9期开展,每期14天,采用“2人一组”小班制教学模式,来自盐都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18名医护人员参与培训,切实提升了基层儿童眼保健服务水平。
精准定位 锚定需求补短板
为提升培训实效,我院眼科团队根据盐都区基层眼保健医疗需求,量身打造了培训课程。理论教学围绕儿童眼部发育规律、眼保健服务流程、常见眼病诊断等六大核心模块,系统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实操培训聚焦眼外观评估、红光反射检测、屈光筛查仪操作等十二项关键技能,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教学,确保学员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我院眼科潘勇主任介绍:“我们将0—6岁儿童眼保健服务拆解为可量化指标,要求学员精准掌握不同年龄段的视力检查方法。课程还针对婴幼儿眼位检查、斜弱视早期识别等临床高频场景设置专项教学,着力提升基层人员全周期儿童眼保健服务能力。”
学用结合 沉浸式教学促转化
本次培训采用“门诊教学+病例讨论+集中讲座”三位一体沉浸式培养模式。参训医护人员先在眼科参加教学实训,借助模拟眼球模型开展单眼遮盖厌恶试验、屈光筛查仪操作等专项实训,强化核心技能操作能力;随后深入门诊一线,参与儿童视力筛查、眼病初诊等临床工作,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高效转化。在病例讨论实训环节,培训导师以婴幼儿斜弱视、儿童屈光不正等典型病例为范例,从症状识别、检查流程到诊断要点进行全流程剖析,帮助学员掌握临床诊疗核心技巧。集中讲座由我院眼科资深专家为学员系统解读国家服务规范,深入解析儿童眼部发育规律、常见眼病防治等专业内容。三种教学方式紧密衔接、协同发力,全方位助力学员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能力提升。
闭环管理 严格考核保成效
为确保培训成效,本次轮训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参训人员须依次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双重考核,成绩合格者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导师特别指出:“基层服务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具备面向家长的健康宣教能力。”为此,考核环节设置了“近视防控知识通俗讲解”场景模拟,要求学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护眼知识,推动专业服务向惠民实效转化,切实提升基层眼保健服务质量。
盐都区儿童眼保健人员轮训,是妇幼专科联盟基层医疗眼健康赋能计划的重要实践。未来,我院将继续发挥联盟牵头作用,结合各县区实际需求,深化联动机制,持续壮大基层专业队伍,推动国家眼保健服务规范在基层落地见效,为全市儿童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眼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