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工作动态

我市“便民惠民健康实事”落地落实

发布日期:2025-04-24 08:33 [ ] 浏览次数:

4月17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向社会发布2025年便民惠民健康服务八件实事。记者获悉,这也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今年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承诺开展服务的内容,涉及群众看病就医、心理健康、托育服务等多个方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两会”,都再次强调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卫健部门作为民生部门,这次发布八件实事,都是“小切口”反映“大民生”。每一件实事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彰显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浸润着为民初心的温度。

公开承诺八件健康实事今年全部兑现

“从看病就医到会诊转诊,从婴幼儿托育服务到老年健康,从心理健康到急诊急救,我们在实事中都作了全面细致考虑。可以说,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群众最关注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当天,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正表示,“这八件实事每一件都是出于健康优先的战略考虑,是健康盐城建设的有力抓手。我们将集中力量和资源抓好实施工作,让这些实事真正落地落实。”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八件健康实事具体包括:一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对患者当天不能完成检查检验或不能获取报告的,三天内门诊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二是成立市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为疑难危重病人提供市、县级免费多学科会诊,根据病情需要、患者需求和本地诊疗能力邀请市外专家来盐会诊手术,并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转诊服务。三是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之间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和178项检验结果线上共享互认。四是健全托育服务体系,全市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1000个。五是为全市60至69周岁常住老年居民开展12项肿瘤标志物免费筛查,今年覆盖30万以上老年人。六是免费为适龄女生接种国产双价HPV疫苗,今年覆盖1万名以上女生。七是全市9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开设独立心理门诊,推进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组织市县级专家举办50场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八是今年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1134台,全市累计配备5000台以上,推广“盐城AED在线”微信小程序的应用。

实施便民惠民八件实事也是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要求是办人民放心的医疗,也就是说要满足群众就地医疗、病有良医的健康需求。市政府把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将老年居民肿瘤标志物筛查、公共场所AED配置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我们发布的实事,正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健康需求有了新变化,这也要求我们的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王正表示。

回应关切每件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4月17日,多家媒体聚焦盐城推出的便民惠民健康实事,这八件实事,每一件都值得关注。当天,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分别就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让实事更清晰明了。

比如,此次“一次挂号管三天”纳入了健康实事项目。对患者而言,“一次挂号管三天”具体是指什么?我市哪些医院实行?就诊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对此,市卫健委副主任张鹏表示,“一次挂号管三天”的主要目的是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方便百姓就医,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患者到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包括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门诊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三天内(含首诊当天)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享受免缴门诊诊察费(挂号费)政策。

八件健康实事中包括我市启动实施老年人肿瘤标志物筛查项目,那么对于肿瘤标志物免费筛查中发现的高危人员,如何保障他们后续的进一步检查、治疗、随访等各项工作?市卫健委副主任李军民表示,2025年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将开展筛查,筛查33.46万人。同时,对筛查发现的高危人员,将通过系列举措,提供全流程健康服务。我市明确了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医疗机构作为高危人员精筛排查机构,包括所有县级人民医院和市级三级医院。这些医院将开设专门的窗口,做好现场引导,为高危人员提供优质、便捷的就诊排查服务。市卫健委也要求精筛排查机构出台政策,对高危人员就诊排查给予费用优惠。

婴幼儿托育是许多职工家庭急难愁盼的问题,市卫健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对此,市卫健委副主任祁新辉表示,托育服务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有利于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市卫健委以省市普惠托育机构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构建了多层次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截至2024年底,我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2个,累计新增省市普惠托育机构74家、省示范性托育机构6家。接下来,市卫健委将围绕广大家庭在托育方面的急难愁盼,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我市免费为适龄女生接种国产双价HPV疫苗,那么,接种对象和条件是什么?如何组织推进?对此,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健羽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16型、18型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如果提前接种疫苗,5至8年后,女性HPV感染率能够降低83%,从而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2023年起,我市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已累计为4.7万名适龄女生提供免费接种服务。今年我市将继续为全市1万名以上2011年9月1日以后出生、有接种意愿的2024级初一女生提供国产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服务,做到愿种尽种,筑牢宫颈癌综合防治的第一道防线。

加快推动由“治病”向“健康”转变

“重抓改革创新,加快打造特色品牌。一方面,我们将在医共体建设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影像云诊、区域检验、健康随访等‘十张网’共享中心建设全市全覆盖,更加主动做好群众健康管理,推动医共体建设继续在全国走在前、做示范,实现由盆景到风景、全景的转变,让广大群众在基层能够放心看病、看得好病。另一方面,网格化布局大市区医疗资源,发挥市级三甲医院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建立专家工作室、开展联合病房、科室结对帮扶等方式,让优质医疗资源动起来、沉下去,更加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发布会上,王正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卫健委紧紧围绕更好地满足和保障群众健康需求,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创特色”思路,重点推进几方面工作。

此外,将更重视内涵提升,加快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围绕“大病不出市”,项目化推进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工程,有针对性地评审遴选40个左右专科能力提升项目,迅速补齐短板弱项,解决医疗技术“海拔不高”的问题。成立市、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为以肿瘤为主的疑难危重病人免费提供多学科会诊,切实留下患者、服务好患者。进一步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推进大市区“上车即入院”的高效衔接医疗急救新模式,更好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市卫健委将重抓肿瘤防治,加快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针对我市肿瘤疾病发病率高的现状,一方面,坚持关口前移,继续为全市60至69周岁常住老年居民免费开展12项肿瘤标志物筛查,依托县级人民医院新建肿瘤筛查中心,开展高发肿瘤病种的筛查检查,做到早筛、早诊、早治。另一方面,成立市级肿瘤防治研究所,加强市、县两级12个肿瘤诊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行,建立健全多学科诊疗、质量控制、远程会诊等机制,畅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提升全市肿瘤诊治能力、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加快推进“健康盐城”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肿瘤防治、慢病管理等数据互通、专业支持、资源共享协作机制,完善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推行艾滋病、结核病等专业公卫、临床医师“双师坐诊”模式。开展健康科普巡讲250场次以上,举办全市减重减脂大赛,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42%左右。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