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阜宁县召开全县紧密型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会。阜宁县委书记张利华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根林主持会议。县领导赵亮、李文卫、陈士广参加。
张利华指出,召开全县紧密型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关要求,研究部署我县各项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阜宁人民健康需求。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作为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工程、关键工程、民生工程,以真抓实干的改革勇气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不断用“健康阜宁”的成色擦亮“民生幸福”的底色。
张利华强调,重点要做到“四聚焦四攻坚”。一要聚焦“升等晋级”,全力攻坚牵头医院这一关键支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作为我县推动医共体建设的“火车头”,首先要保证自身过硬,在综合能力提升上定目标、下任务、拿举措,解决好实力还不够强的问题。两家牵头医院要对标三级医院标准,以“升等晋级”为抓手,勇挑重担、示范带动。对内要加强管理、高质量提高效能,紧紧围绕降低转外就诊率等指标,推动重点专科建设实现新进展;对外要强化协作、高水平引进资源,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名院的交流合作,再新建一批上海“三甲”医院名医工作室。年内,县人民医院要建成三级乙等医院,国考进位B+以上等级,中医院要启动三级中医院创建工作,国考实现进位B+等级。二要聚焦“四方满意”,全力攻坚镇村阵地这一突出短板。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群众、医生、医院、政府“四方满意”,要实现“四方满意”,首先要突出重基层、重群众、强基础的鲜明导向。基层是群众看病就医的第一站,医共体建设的难点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要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推进镇村医疗设备更新迭代,把群众急需的急救、老年病、康复、儿科、中医养生等服务项目在卫生院尽快开展和提升起来,加快建设一批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打造特色科室,提高“动刀”能力,推动基层“自强”,实现更多的“小病不出镇”。三要聚焦系统集成,全力攻坚数字化建设这一薄弱环节。数字化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手段,搭好信息平台、打通数据壁垒,达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就可以有效实现医共体内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高效。一方面,要建好平台。目前市里的东台、滨海医共体“十张网”平台已经建好并运行,我们要遵循“1(国家政策)+X(东台经验)+Y(自选动作)”的建设路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速度,确保今年底高标准建成。另一方面,要用好平台。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超前谋划好系统运维、人员培训等工作,健全完善“十张网”管理制度,推动县、镇、村把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充分融合,真正建成一个运行高效、服务闭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医共体。四要聚焦高质高效,全力攻坚“三医联动”这一改革重点。推动医共体建设,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中央确立的原则和框架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医疗改革要注重实现内涵提升。重点在“放权、提薪、育才”上下功夫,“放权”就是卫健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规划、管评价、管监督上,减少对医院内部事务的过多干预,让医院依法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医保改革要注重发挥杠杆作用。医保的作用不仅仅是保群众健康,也是促进行医规范和就医有序的重要手段。要加大改革探索力度,积极调整完善改革思路,只要是有利于控成本、降费用、保质量、提效率的,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发挥杠杆作用,有效引导居民首选基层看病、就近看病,进一步提高医保资金使用绩效,实现可负担、能持续。
许根林在主持时说,推进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是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健康阜宁”建设和“三医联动”改革的有效抓手。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健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督查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上,阜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亮解读《阜宁县推进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文件精神。阜宁县卫健委、医保局及县人民医院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