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专科联盟的成立,既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全市深化医改大会精神,创建全市妇幼保健区域医疗中心的具体行动,更是提升全市妇幼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满足妇女儿童多元化、高品质的健康需求的有效手段。”10月20日下午,在市妇幼保健院举行的妇幼专科联盟启动会上,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崔国静表示,要坚持防治结合、上下协同、科学管理,让专科联盟真正“联”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为顺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效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市县两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水平协调发展,我院按照2022年全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要求,牵头成立市妇幼专科联盟。”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朱向军说,该院将全力做到联盟内部成员单位资源互补与共享,持续推动联盟扩面增效,始终关注基层妇女儿童群体,将合作范围扩大至各医疗机构妇幼相关科室以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全市妇幼保健事业均衡发展。
活动现场,市妇保院院长卞洪亮与各县(市、区)妇保院(所)负责人签署妇幼专科联盟合作协议,崔国静、市卫健委副主任邓义军、朱向军共同鉴签。随后,该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各县(市、区)妇保院(所)负责人共同揭牌,此举标志着我市首个妇幼专科联盟正式启动。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妇保院认真落实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做实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半年,挂牌成立盐城市“市级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中心”,推行全市“两癌”筛查病理检查集中检测。开通转诊绿色通道,深化市、县(区)两级沟通协作机制。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
自2019年8月1日搬迁以来,市妇幼保健院全体干部职工创品牌促发展、抓管理促质效、优服务树形象、强外联提水平,高分通过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复核评审。2021年,妇科、产科被评为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产科被确认为市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成立了全市首家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实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全面实施临床亚专科分组,形成了具有妇幼特色的专业品牌。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主题已经从生命安全守底线,扩展到全面健康促发展,对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服务模式、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崔国静表示,要聚焦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充分发挥市妇保院牵头单位的引领作用,以医院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推动联盟成员单位进一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同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真正做到“联体联心”,努力使全市妇女儿童既能看好病,又要不生病、少生病。
要履行妇女儿童健康守门人的职责,突出预防为主,强化妇女儿童健康全程管理。突出孕产妇生育全程服务管理。加强孕产期服务管理,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精准、精细分级管理,严格落实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测和集中救治,完善市、县(区)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网络,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全力救治每一例。突出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持续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把好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筛查等关口,建立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做实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强化儿童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突出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加强健康宣传,以开展“两癌”免费筛查项目为抓手,依托市妇保院病理检查检验基地,进一步扩大覆盖人群,推行全市筛查集中检测,加强综合防治。
专科联盟是建设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的有效手段。目前,建立市妇保院与县(区)妇保院的联盟,是体系内联盟;更要与三级医院妇产科儿科联系融合,实现医疗、保健双向融合。要激活转诊通道。健全上下协作机制,建立双方疑难重症会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市妇保院要发挥省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优势作用,为绿色通道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诊疗服务;各联盟单位要主动沟通协调,补齐妇幼服务短板,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同质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根本上要靠人才。市妇保院对上要加强对外合作,引进高层次专家抓技术、带队伍、惠民生,对下要选派专家主动下沉基层一线,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给予各成员单位充分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其他成员单位要定期选派人员进修学习,加快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用活远程医疗。市妇保院要面向基层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在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积极开展常态化“云示教”“云门诊”等活动,有力带动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诊疗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快卫生健康分舱建设,加快接入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影像检查结果共享互认。
专科联盟得以成立,是成员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绝不是终点。要抓实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同时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要抓实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技能水平,大家要筛选特色优势突出的妇幼专科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积极争创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市妇保院力争建成2个省妇幼重点学科。要抓实运营管理。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突出内涵建设,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不断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