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工作动态

市一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进入重症隔离病房—— “脱一次防护服要1小时”

发布日期:2020-02-06 09:01 [ ] 浏览次数:

(来源:盐阜大众报特刊)

  作为我市第一支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月5日上午,记者电话采访医疗队获悉,2月4日医疗队已经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患,王玮、袁园成为医疗队最早进入武汉同济中法医院重症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 

  医疗队队长颜春燕告诉记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主要集中在武汉同济中法医院,组织上将所有护理人员打散,从A-G分为7个组,每个组14人,王玮、袁园分在A组,成为第一批上阵的护士。 

  2月4日下午1点,A组护士集中出发前往武汉同济中法医院,由于司机不熟悉路况等原因,直到3点才到达。王玮告诉记者,进入医院要层层检查,穿好防护套装后还要检查,只有穿戴合格才能进入重症隔离病房。 

  口罩、帽子、面屏、护目镜、防护服、五层手套、三层脚套。此外,进入重症隔离病房,还得穿上隔离服,如果给病人插管上呼吸机,还得在最外面戴上头罩。 

  “插管是最危险的操作,因为在插管过程中,病人会有大量的喷溅物,所以我们必须戴上头罩。”王玮告诉记者,当天接收的5个病患中,有3人要抢救,4人需要插管上呼吸机。如果在平时,对于王玮、袁园这样的业务骨干来说,这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但穿戴全套的防护套装,整个人就显得累赘、拘束,五层手套让他们手感全无,就连打个针抽个血都不方便。但这种不方便只是一闪而过。王玮说,整个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处在高频率的工作节奏中,所有人都跑着走路,抓紧时间抢救病患。这样的场景感染着他,鼓舞着他,再多的不方便也能克服。 

  由于彼此都包裹严实,为了便于互相识别,医护人员每个人的后背都用马克笔写下省份和名字,“江苏王玮”“江苏袁园”,就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标识。 

  对于王玮来说,最小心的阶段,是工作结束时脱防护套装。作为这场战斗中,他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防护手段,这套防护穿上身得40分钟,脱下来却要1个小时。医护人员离开重症隔离病房,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必须经过若干道门。洗手,脱第一层鞋套;洗手,互相喷洒消毒液;洗手,脱隔离服;洗手,脱面屏;洗手,脱护目镜;洗手,脱防护服…… 

  “每个环节都有规范的操作要求,比如防护服得先解放一只手,然后从内向外脱,自上而下,脱完直接卷起来放入医疗垃圾桶。如果经过一道门,手与门把手有接触,那么手得消毒,还得给门把手消毒。”王玮介绍说,最后一个环节,是洗手、脱口罩、帽子。医院专家要求大家在操作这个环节时憋住气,迅速脱掉丢入医疗垃圾桶,然后手消毒,进入隔壁的淋浴间。淋浴完毕,才可以彻底离开。离开了,就不能再进来。 

  由于穿脱特别耗时费力,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几乎都很少喝水,有人甚至穿着尿不湿。当天一直干到晚上9点多,他们都没吃晚饭。回到宿舍,已经过了晚上11点。 

  “没进重症隔离病房之前,心里面其实有点小紧张。但进去后,尤其是看到病患后,立刻冷静下来,毕竟,这就是我的工作嘛。”王玮说,为了方便工作,市一院医疗队的女同事都把头发剪短了。王玮在春节前才烫了头,现在也基本剃光了。“这事儿还没告诉我妻子呢,对她我是报喜不报忧,不想让她多担心。” 

  就在王玮、袁园离开的同时,市一院医疗队的李梦影、蔡亚红接替他们进入重症隔离病房。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