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基层信息

编织健康惠民的保障网——响水县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纪实

发布日期:2016-06-24 12:07 [ ] 浏览次数:

(盐阜大众报:2016-6-19)
  “早晨一杯水,到老不后悔;饭前一口汤,苗条又健康;为了奔小康,前提须健康……”这是响水县推行基本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模式,66岁的小尖镇四丰村第一网格长凌庭玉自编的保健歌,深受网格成员欢迎,如今已在网格内广泛流传。
                         “铺网路+明职责”
  ——下移“网底”、下沉资源、延伸触角,形成“县主导、院负责、室重抓、格参与”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格局,全面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着力打造‘健康响水’,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响水,把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摆上更重要的位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网格’这新名词,在响水已与卫生服务紧密融合,推行‘网格化’管理,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医卫工作重心下移、医卫资源下沉,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响水县委书记崔爱国这样向记者描述该县建设健康网格的初衷。
  2014年以来,该县在现有的医卫体系中延伸服务触角,按照人文相近、地域相邻、服务便捷的原则,在完善县、镇、村三级网格体系基础上,对村级以下的自然组划分网格,在网格内选聘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村医、老干部或老教师担任网格长,作为村卫生室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其职责是健康信息员、宣讲员、督导员和帮办员。每月开展健康网格活动,将娱乐、体育、健康知识融入网格。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网格1000个、吸收网格成员30600名,实现县域网格全覆盖;组织网格长专业培训1620批次,开展网格专项活动11900次,参加活动群众35.75万人次,发放健康小贴士36万余份。
  一级网格为县级(县卫计委),整合县卫计委基层科、疾控中心、妇计所、卫生监督所等县级医疗机构力量,统筹推进全县范围基本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二级网格为镇级(卫生院),全县划分为12个镇级网格,每个镇为一个网格,由卫生院医生、防保人员共同组成网格健康管理团队;三级网格为村级(卫生室),全县共划分成152个村级网格;四级网格为组级(自然组),按自然组划分网格,每网格选配一名网格长、设立网格活动室。
  响水镇苗寨村第四网格长王发标告诉记者,身为网格长,他的担子可不轻,首先要及时向网格成员传达卫生政策和信息,定期向上级网格报送网格成员的健康状况,还要对网格成员进行健康防病知识培训指导,协助村医入户宣讲健康知识,督促网格内成员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协助健康管理团队开展巡诊和随访工作。
                        “网格+医联体”
  ——分级诊疗不再是难题,真正畅通“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双向转诊通道。
  “网格长定期帮助量血糖,传授健康知识,使我饮食得到了控制,现在血糖稳定了,也有一年多不上医院了。”南河镇安宁村的吴奶奶笑着说。的确,自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及时的健康服务。
  赵菊是六套社区双民村第二网格长,一年来,她为组员完成测血压560人次,测血糖120人次,协助卫生室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160人次,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350份,定期开展慢性病患者随访80多人次,入户发放宣传资料650份,通知儿童预防接种40多人次,为组员买药送药18人次。同时组织网格成员学跳健身舞、健康知识问答比赛,冬天还组织跳绳、拔河等活动。
  为确保分级诊疗落到实处,该县卫计委将医联体建在网格上,专门出台文件,分别以县院、县中医院为龙头,联合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医联体,医联体成员定期深入网格服务。在医联体龙头单位设立转诊窗口,由网格长联系就诊或转诊,确保上转病人优先。今年以来全县上转病人118例,下转病人46例。医联体每月一次安排1-2名县级专家,到三、四级网格点帮助村医开展有重点的培训和诊疗、签约服务,使群众不出村居就能享受县级专家服务。全县12个镇区39个村共签约个性包6240人,县级专家上门服务4.6万余人次。
                        “网格+娱乐”
  ——寓教于乐,群众生活丰富多彩,过去“小病拖、大病扛”,如今已变成无病也想去预防的良好格局。
“推行基本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真正使卫计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界线分明,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体现了服务创新、协调和共享。”响水县县长单永红谈起网格化管理,满脸自信。
5月8日傍晚,黄圩镇龙马社区幸福家庭示范点广场上热闹非凡,几十位群众正尽情跳着老年广场舞,这是龙马社区第四网格点组织网格成员参加娱乐活动的又一个缩影。“我今年75岁了,尽管有高血压、糖尿病,但自参加网格活动以来,学会了跳舞,学到了保健知识,还戒掉吸了40年的香烟,现在身体好多了!”南河镇村民许青超高兴地说。
将娱乐引入健康管理,根据地域人文习性不同,将健康知识融入有奖竞答、击鼓传花、跳广场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身边事编入地方小戏,教育身边的人。黄圩镇、双港镇卫生院还创造性地组织镇宣传队,将高血压、糖尿病等知识编成节目,农闲时在网格内巡回演出,还就健康知识开展有奖竞猜,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慢性病防治知识。他们还将体育融入健康管理,组织重点人群学五禽戏、老年体操等,并组织不同网格开展交流。响水镇卫生院组织服务对象到船闸公园、市民广场学广场舞,晨练时参与人员达百人。
                      “网格+互联网”
  ——通过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县四级网格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建共享,方便群众就医落地生根。
“我到县医院动手术,没想到还没有介绍自己的身体情况,医生就从签约服务健康档案中知道了我的健康状况,并确立了治疗方案,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72岁的双港镇丰大村第四网格点成员王加友说。
  “我们依托互联网,运用健康云计算,为网格成员提供更便捷的健康服务。”分管县长曹亚边说边打开电脑介绍网格化管理软件。该县加大投入对全县卫生网络体系进行规划,对软件系统重新进行设计和开发,将新农合结报、药品采购供应、远程会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全部纳入县卫生信息平台管理,同时开发网格化管理软件,将网格长、网格成员纳入信息平台管理。为全县50.25万网格内重点服务对象和15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并录入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定期维护和更新。
  同时建立微信平台,在云端存储重点服务对象健康档案,使其就医时即时获得健康信息。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积极打造“智慧医疗”,通过和解放军总医院、空军总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并在网格内建立慢病健康信息交流宣传平台,由一、二级网格负责,每周向网格内成员发短信宣传健康知识,目前已发送3800余条,深受群众欢迎。
                       “网格+保障”
  ——人在网上,事在格中,网格已成为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
  “为群众健康走村串户、有求必应的‘网格长’是推进健康服务的新生力量,他们是卫生信息的传播大使,是居民健康的守护神,是健康服务的根基!”该县卫计委主任李玉彦动情地说。
  该县把网格作为推进卫计工作的重要载体,投入1.2亿元对全县14个镇区卫生院、86个村卫生室和1000个网格点实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配备必要的体重秤、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在医保支撑上,由网格长联系,通过网上平台转诊到县级医院住院患者起付线降低200元,县级医院下转到镇区卫生院起付线降低50元,参加签约服务居民在卫生院住院起付线降低50元。
  在“健康服务网格化”引导下,截至目前该县已有887人戒完烟, 58971人改变了不良健康生活习惯,27110例高血压患者及824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得到控制。该县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90%以上,群众参与率达90%,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