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市卫计委召开全市新农合工作会议

发布日期:2015-07-07 09:55 [ ] 浏览次数:

  7月3日,市卫计委召开全市新农合工作会议,会上,对上半年工作作了小结,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今年以来,全市新农合各项工作任务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新农合参合人口585.79万人,参合率100%,人均筹资480元。共有1186.62万人次享受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补偿,补偿金额12.75亿元,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5%以上。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去年的12-15元/人提高到今年的15-20元/人,全市共有9238人获得大病保险赔付3762.65万元,实际报销比例在新农合基本补偿的基础上再提高10.75个百分点。重大疾病保障不断巩固。继续实施农村20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全市共有1.01万人获得大病救治补偿1.3亿元,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70.57%。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患者报销比例达90%,新农合重特大疾病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入。90%的地区实施了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病种付费与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推动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全市门诊次均费用较上年同期持平,住院次均费用较上年增长1.47%,远低于本地区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患者、新农合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三赢”的效果。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报服务机制不断健全。我市作为省级首批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报试点地区,实现了与上海长海医院的互联互通,转外预约就医和出院即时结报受益面不断提高。组织16家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与各县(市、区)签定异地就医定点服务协议,不断提高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新农合工作任务,下一步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实施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病种付费与按床日付费等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做到机构和住院病种的全覆盖,充分发挥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新模式的建立。二是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切实抓好大病保险各项工作,做好跟踪分析、监测评价等工作,建立完善以保障水平和参保人员满意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商业保险机构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的监管,督促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三是巩固信用等级评定成果。各地要以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推手,督导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内部自律机制,不断巩固和完善新农合监管机制,使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能,提高参合人员受益和保障水平,增强新农合资金使用效益。要大力宣传新农合制度,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支持新农合工作的良好氛围。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