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对医药价格改革反应坦然
11月1日上午8时,记者在市一医院门诊看到,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宣传牌前围着不少市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全员到岗,门诊、药房和急诊大厅以及收费窗口都贴有医药价格改革政策公示,方便患者及时了解。
“知道今天是医药价格改革的第一天吗?”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前来看病的市民。他们大都能说出主要内容,“挂号费取消了,药费降了,诊察费涨了……”
在市妇幼保健院一楼大厅,记者询问了三位带宝宝前来看病的市民, 一位家长说:“以前挂号费和诊疗费总共是4.5元,现在诊察费涨到了12元。”据了解,虽然诊察费上调了,但是其中的6元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这样算下来,我只比以前多付了1.5元,这跟以前差不多”,王鹏小朋友的母亲笑着说道。
价格调整情理之中
此次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磁共振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消15%上浮规定;另外,制定大生化检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等常规检验套餐价格,使实际检验价格有所下降。
在降的同时也有升,把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纳入诊察费,不再单设挂号费、急诊挂号费,诊查费中分设西医诊察费、中医辨证论治费、急诊诊察费、住院诊察费。比如,市中医院西医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察费用分别为12元、22元、35元;中医普通门诊、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中医辨证论治费分别为15元、25元、38元。
“对我来说,改革后我的总体费用基本差不多,但我想,即使增加一点,我也能理解接受。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适当调整价格是合情合理的,何况价格长时间不调整,结构不合理,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11月1日,在市三院南院康复科,61岁的退休干部潘洪俊说。
算算账还是患者受益多
在市一院门诊,李小姐一边帮她父母亲买药一边告诉记者:“我父母都是高血压患者,常年服药。这次我帮他们买了8盒药,每盒31.5元,上次买的同一厂家同一牌子的药,每盒近40元。”
在市妇幼保健医院,成甜甜小朋友的母亲挂了普通门诊号后,拿着处方交钱时发现,她这次拿药比上次少交12.03元,肿节风分散片原价28.43元,现价24.73元,蓝苓口服液原价28.9元,现价25.2元,馥感啉口服液原价35.5元,现价30.87元,她说:“因为宝宝生病,这是第二次来拿药,所以清楚价格”。
据了解,PET-CT,降价幅度超过1000元。记者了解到,此次医疗价格改革,降价最大的是PET-CT,临床上用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在三大检查中,做CT最划算,在B超、CT和核磁共振(MRI)最常做的三大检查项目中, CT检查是患者获得实惠最多的一项。
在市一院二楼CT检查室前,滨海患者阮女士头颅平扫CT检查项目收费是241元。“医药价格改革前像阮女士头颅平扫检查项目收费是277元,改革后就降低 36元,有的检查项目降的幅度还更大。”市一院门诊部护士长严丽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