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期癌症患者历经多线药物治疗失败,被宣告“无计可施”时,是否意味着生命只剩倒计时?近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刘振华专家团队、全科医学科温芬专家团队运用空间分割放疗(SFRT)技术,成功为一名多线治疗无效的晚期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实现病灶显著缩小,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该案例标志着医院在肿瘤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的重要突破——全科医学科通过精准评估实现患者科学分流,肿瘤放疗中心创新应用高精尖技术,共同为疑难复杂肿瘤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绝境求生:当传统疗法宣告无效时
65岁的王阿姨,半年前因“上腹部不适”就医,不幸被诊断为胃神经内分泌癌(G3)晚期,伴肝脏多发转移、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这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治疗困难、预后极差的肿瘤,据相关文献统计,无论是化疗、靶向还是免疫治疗,对该类型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均不足20%。
过去半年间,王阿姨经历了手术探查(因广泛转移仅行活检)、一线化疗(EP方案4程)、二线靶向治疗(卢比替定2程),但效果均不理想,肿瘤持续进展,肝脏转移灶明显增大。快速增大的肿瘤导致她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剧烈上腹部疼痛、无法进食,短短时间内体重下降了20斤。就诊医院委婉告知后续药物治疗手段有限,建议其回当地医院进行姑息治疗,王阿姨和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破局之路:空间分割放疗技术的新尝试
今年6月,王阿姨来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门诊寻求帮助。全科医学科副主任温芬博士全面评估了王阿姨复杂的病情:胃原发灶、多发肝转移灶、腹腔广泛转移,肝脏快速增大的巨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时刻威胁着生命。经历了化疗、靶向等多线药物治疗,均以失败告终,继续药物治疗希望渺茫。放射治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因其无创、精准、高效等特点,常被称为“隐形的手术刀”。温芬立即联系放疗科刘振华博士进行多学科会诊。“患者胃原发神经内分泌癌广泛转移,目前腹腔肿瘤生长迅速,腹部局限性隆起,疼痛、呕吐症状加重,近十天来仅靠静脉输注营养液维持生命,加之肿瘤的快速生长和癌痛对患者的折磨和消耗,当下立即缩小肿瘤,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恢复进食是治疗的关键!”
刘振华认为,常规放疗方案疗程长、单次剂量小,难以快速取得效果,而立体定向放疗单次剂量大、起效快,但对周边正常组织损伤较大,仅适用于5厘米以内的肿瘤。基于本院独具的TOMO刀设备优势,刘振华决定采用空间分割放疗(SFRT)这一前沿技术来攻克难题。SFRT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精准放疗设备,在一个大体积的肿瘤中形成“峰”和“谷”的不均匀剂量分布,以整体低剂量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高剂量“峰”似一把利剑刺穿肿瘤的防守阵型,从内部瓦解肿瘤。该技术特别适用于体积巨大、形状不规则或靠近关键器官的复杂肿瘤。
经过短短1周内的3次治疗,王阿姨腹部因肿瘤导致的隆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进食,完全摆脱静脉营养。治疗3周后,通过增强CT对疗效进行评估,局部肿瘤缩小90%,恶心、呕吐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正常进食,上腹部疼痛也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为后续的抗肿瘤治疗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创新突破:晚期难治性肿瘤的制胜利器
本例患者的成功治疗,充分展示了TOMO系统在执行高精尖技术的可靠性和空间分割放疗术在巨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价值。2021年,苏北首台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 Therapy)落户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该系统集调强适形放疗(IM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I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于一体,能够对恶性肿瘤进行高效、精准的治疗。TOMO放射治疗系统辅助下,靶区剂量分布高度适形,同时保护正常组织和敏感器官不受额外的过量照射。这种“剂量雕刻”式放疗技术非常适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实施。同时,TOMO整合了一台螺旋CT,有进行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的先天能力。每次治疗前,可对病人进行摆位误差校准,从而使照射剂量准确无误按计划实施,真正达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