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工作动态

远在异乡的大爱坚守 ———听我市援外医生讲述救援故事(一)

发布日期:2019-08-21 17:39 [ ] 浏览次数:

(来源:盐阜大众报2019年8月21日)

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多位我市参加过援外医疗工作的医生,倾听他们讲述坚守在异国他乡治病救人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市援外医生感人事迹的一个掠影,但彰显了盐城广大医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援外医生沈建松——一年抢救危重病人30人次

“虽然当地公立医院实行免费医疗制度,但是医疗资源匮乏,乔治敦医院只有7台血透机。病人出院后就要花钱到私立医院治疗,费用贵。”8月17日,中国第14期援圭亚那医疗队队长、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沈建松向记者讲述援外遇到的一个病例,“病人患有尿毒症,由于没有定期透析加上透析质量差,身上积了五六公斤的水,严重心衰、肺水肿。我在急诊室看到他时,已经奄奄一息。” 

“我立马安排透析,但是由于病人身上积水太多,常规透析无法耐受,于是改变透析模式。”沈建松说,“先超滤,等身体的水排掉后,再做普通的透析,并延长透析时间。经过治疗,这位病人被抢救过来。”援外工作期间,沈建松担任乔治敦公立医院肾脏内科的顾问医生。他一年来完成查房、会诊共3100人次,门诊480人次,参与抢救危重病人30人次,开展新项目新技术1项。 

“3月底,在圭亚那原始森林马修斯地区的一家中国锰矿公司,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急性传染病爆发流行,并出现死亡病例。”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不明情况下,沈建松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赴疫区参与救援、转运病人,并协助中国疾病防控中心派出的专家团队调研疫情。救援行动得到了圭亚那当地政府和中国驻圭亚那大使馆高度认同。 

“今年1月,从社区转来一个病例,病人一个星期不排尿了,查了肾功能,血肌酐很高,当地医生看后准备安排透析。”沈建松说,他当时看到这个病例觉得不对劲,病人突然不排尿了,但精神挺好,血压也不高。“我考虑可能不是肾脏的原因,估计是膀胱破裂,尿液到了腹腔。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做了实验,通过导尿管将‘蓝色颜料’打到病人膀胱,然后从病人肚子抽出了蓝色的水,证明确实是膀胱破裂,于是将病人送到泌尿科治疗。” 

援外期间,沈建松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开展义诊、巡诊活动,以仁爱之心,施仁术,修医德,铸医魂,也在当地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援外医生许丹——产房像集市一样忙碌

8月17日下午3点,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院区的手术室外,记者见到了刚刚完成一台手术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许丹。作为中国第14期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她从圭亚那回国没多久,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去年6月,许丹和其他10名援外队员在接受了近半年的系统培训后,作为中国第14期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被派往圭亚那最大的公立医院——乔治敦医院,负责妇产科的日常诊疗工作。 

“那边的医疗资源匮乏,生活贫困,青少年防护意识薄弱,艾滋病高发,孕产妇死亡率高居不下。”许丹说,她所工作的乔治敦公立医院每年分娩量达到6000多例,产房每天就像集市一样嘈杂忙碌,最忙的时候,她们甚至就在病床边进行分娩或剖宫产手术,有时候一张床上能挤着多个产妇和刚出生的婴儿。 

在圭亚那期间,许丹在当地医院开展了无菌手套自制球囊治疗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治疗胎盘植入、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治疗重度粘连子宫肌瘤、垂体后叶素联合子宫动脉短暂阻滞治疗多发巨大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手术治疗破裂型宫外孕等多项新技术,多次成功抢救危重症孕产妇的生命,使得乔治敦医院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创历史最低水平。她也因此获得科室、医院及圭亚那卫生部的表彰。 

“这个小姑娘从偏远的亚马逊原始森林内部地区转运过来时已经怀孕八个月,因不明原因感染引发了感染性休克,病情非常严重。”许丹指着手机中一张她和两位当地妇女合影的照片回忆说,在所有人都想放弃治疗时,她紧急联系麻醉科、ICU、新生儿科会诊,紧急插管剖宫产手术,术后与ICU医生一起加强抗感染治疗,成功挽救了这对年轻母子的生命。 

“提起中国医疗队,在圭亚那几乎无人不晓,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很有声望,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医生而自豪。”许丹说,援外期间,除了做了很多临床工作之外,她们还开展了很多义诊、巡诊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 

谈起过去一年的援外经历,许丹感慨地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只要祖国需要,我可以奔赴任何地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援外医生袁慧——一枚特别订制的胸针

8月16日,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援外任务归来的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袁慧跟记者分享了援外经历,还展示了一枚印有英文字母“DRYUAN”的胸针。 

“这是我在圭亚那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袁慧说,这份特别的礼物让她感慨颇多。当初我接手这个病人时,并没有想很多,只是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觉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帮助一位病人解决病痛,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得到了病人的真心感激。 

送袁慧订制胸针的是一位名叫Persaud的糖尿病病人。由于76岁的高龄,加上血糖不稳定,袁慧建议她去做康复治疗。几个月后,她再次来到袁慧的门诊,希望能做针灸治疗,因为一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对她帮助并不大。由于Persaud的血糖处于可治疗的边缘,护士建议袁慧拒绝,但医者仁心,最终袁慧还是决定给她安排了治疗。经过治疗,Persaud的疼痛明显缓解了。 

“在回国的前一个月,Persaud将订制好的胸针送给我,当时我十分惊讶,也十分感动。”袁慧说,圭亚那民众对于医生的信任感强,病人们会对你真情实意。 

这段援外经历铭刻在袁慧的心中,时刻提醒着她作为医者的使命担当。一年时间里,袁慧共诊治门诊病人1546人次,病种以颈椎病、腰痛、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为主,还包含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失眠、肠功能紊乱、痛经等。 

在圭亚那当地,针灸以其简便有效的特点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但因当地医疗器具短缺,时常需自制器具治疗。为治疗一例难治性面瘫,袁慧多根针一起用,模仿“梅花针”用法,通过多针浅刺的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局部拔罐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工作之余,袁慧致力于向当地居民和在圭同胞积极宣传推广针灸技术和中医文化,一年十几次走进民众社区进行义诊,最远的单次车程达6个小时。 

袁慧动情地说:“这枚胸针不仅是她最珍贵的礼物,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