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党建专栏

这四个“坚持”,有助于增强新时代全党学习力

发布日期:2019-04-30 09:00 [ ] 浏览次数:

 

针对当前全党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方法论对于提升学习科学化水平、增强全党学习力,具有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风险、困难和短板。这些都是我们推进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他还强调“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要及时开展科学、全面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上的难点,直面问题和短板,准确研判聚焦重大关键问题。

要将解决全党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全党大学习的方向和任务,将问题解决的程度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问题学习,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和评价依据,才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避免形式主义的学习,确保全党学习活动真正成为解疑释惑、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

坚持学思结合

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砌,不是简单的填鸭灌输。学习是要将新的知识、经验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形成新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谋划思路,进而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一重要的转变,不仅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经验,还要学会思考,做到学思结合。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 并强调“安排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就是为大家在工作‘热运行’中提供一个‘冷思考’的宝贵机会,创造一个能静下心来‘踱方步’的宝贵时机”。

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要在学习理论、补充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党员增强总结反思的意识,掌握科学的总结反思方法,切实提升总结反思能力,从而使全党大学习成为既学又思、学思结合的过程。

坚持学学相长

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全党大学习要坚持全覆盖,使全体党员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习的主体又不仅限于个体。不同层级的团队、组织乃至人类社会都可以成为学习主体。在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历不断提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全党大学习不仅需要老师教,而且还要将每个党员作为宝贵的学习资源,重视发挥每个党员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学学相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和不同工作领域,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大家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个人经历、政治阅历也都不同。这种学员构成,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

全党大学习需要改变单纯的“教师教”的模式,重视挖掘党员个体学习资源,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实现“教师教、干部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各级组织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平等的学习氛围,搭建经验交流、案例分享、研讨交流等各类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共享信息、破解难题,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实现学学相长。

坚持学以致用

“为学之实,贵在践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如何破解“老师讲的生动、学员听得激动、回到岗位不动”这一学用脱节的顽症,是全党大学习必须解决的难题。全党大学习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真正采取行动,达到做实的目的。做实,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他还引用《礼记》中的一句话,强调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树立以终为始的理念,将实际行动、破解难题作为全党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切实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要建立健全学习考核的制度,研究开发学习考核的科学方法,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来源: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公众号)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