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工作动态

群众的健康重于泰山 ——我市全力构筑生命绿色通道

发布日期:2019-03-29 09:05 [ ] 浏览次数:

(来源:盐阜大众报  3月29日)

“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群众的健康重于泰山。”3月27日,市卫健委主任徐杰在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办公现场告诉记者,“在省、市、县联合指挥部的指挥下,经过有序、有力、有效地紧急医疗救治,截至3月27日14时,全市共有住院治疗伤员465人,重症伤员34人,其中危重伤员7人,新增出院55人。” 

此外,全市累计抢救危重症伤员122人次,开展手术250台次,国家及省各级专家累计会诊2985人次,累计心理疏导、康复指导3110人次。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对消防官兵前线、临时营地、王商村居民区和王商小学等4个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和环境消杀工作,消杀面积约3万平方米,累计约12万平方米。 

响水“3•21”事故发生后,我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全市卫生应急力量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同时调集滨海、射阳、阜宁、建湖和市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增援响水,开展伤员转运工作。根据事件进展又调集了包括东台、大丰等全市所有的救护车赶赴现场,紧急转运伤员。与此同时,与市一院、市三院等市直医疗单位和滨海、阜宁、射阳等县人民医院联系,要求其做好收治伤员准备工作,全市共组织4500多名医护人员参与救治工作。派出市一院等3家医院30名专家第一时间分别赶往响水县人民医院参与指导伤员救治工作,同时向省卫健委应急办请求派省级专家来盐支援伤员救治工作。 

快速转运分流伤员。确定伤员转运的原则为重症伤员转运到市直医疗机构,一般伤员县级人民医院救治。同时实行二级检伤分类,响水县院初步检伤分类,市急救中心再次检伤分类确定转运方向。确保在第一时间成功检伤分类,并及时安全分流转送至全市各医院。 

全力以赴救治伤员。所有医院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床位、人员、设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响水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出动了所有医务人员参与伤员救治工作。第一时间调度我市医疗专家全力参与医疗救援工作,迅速科学确定救治方案。确定“集中重症、集中资源、集中专家、分级收治”的原则,响水、滨海、射阳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以及临近的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中度、轻度、一般伤员定点收治医院;市一院、市三院、城南医院、市中医院等三级医院为危重症伤员的集中定点收治医院,同时请求省卫健委通知省人民医院、中大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等省级或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医院,做好后续收治危重症伤员的准备。国家、省、市级专家分组进驻各收治医院,统一指导开展伤情评估、制定救治方案、实施医疗治疗,对所有伤员实行“一人一策”,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国家、省、市各级专家共同努力,所有重症伤员病情平稳。 

统一高效指挥决策。接到报告后,市卫健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具体部署整个救援工作。省、市、县卫健委迅速成立“3•21”爆炸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指挥部,全面负责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救治组、防疫组和宣传保障组4个工作组。明确各个组的工作职责,全面落实责任。综合组负责信息数据统计上报、综合协调;救治组科学有效组织全市灾后救治工作,确保不发生医疗差错,保证医疗救治质量;防疫组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宣传保障组加强宣传的统筹协调,做好物资等后勤保障。省市县三级联动,统一指挥调度。 

统筹协调各方应急力量。在省、市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市卫健委及时与市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协同作战。统筹协调全市各方力量,第一时间派出市四院4名心理专家做好心理援助工作。组织市疾控中心做好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市中心血站启动血液应急保障预案,组织市民进行无偿献血,提供应急血源保障。市卫健委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救援合力。 

建立科学有效应急救援管理机制。该委领导班子打破分工界限,明确责任,驻各收治医院统筹协调救治、信息报送、转诊、心理疏导等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尊重专家意见,科学施救、精准救治。合理安排转诊、出院,做到有序应急。提供优质后勤保障服务,做好伤员、家属生活保障工作,预防次生灾害。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制定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上报伤员救治情况及伤员救治工作情况。统计每位伤员详细信息,建立一人一档制度。所有信息数据及时按规定逐级上报。 

密切关注环境健康。省、市疾控中心专家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建立现场监测组等6个工作组,制定环境消杀、洗消工作预案和技术方案,对陈家港园区爆炸核心区进行现场采样调查,开展周边空气、饮用水、食品等检测,起草评估报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行医疗救治日报告制度,每天下午4时前逐级上报;继续全力救治病人,实行统一救治制度,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原则,统一指挥救治工作,尽最大努力争取最佳治疗效果。”徐杰表示,同时继续维持医疗专家指导组制度,高度重视每位患者的救治,组织心理干预、康复专家现场指导参与相关工作,密切关注环境健康,后继跟进卫生防疫和防病工作。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打印 关闭